查看原文
其他

分库分表需要考虑的问题及方案

Java之间 2022-09-05

点击上方“Java之间”,选择“置顶或者星标”

你关注的就是我关心的!

上一篇:使用IntelliJ IDEA查看类图,内容极度舒适

分库分表的基本思想

Sharding 的基本思想就要把一个数据库切分成多个部分放到不同的数据库(server)上,从而缓解单一数据库的性能问题。不太严格的讲,对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如果是因为表多而数据多,这时候适合使用垂直切分,即把关系紧密(比如同一模块)的表切分出来放在一个 server 上。如果表并不多,但每张表的数据非常多,这时候适合水平切分,即把表的数据按某种规则(比如按 ID 散列)切分到多个数据库(server)上。当然,现实中更多是这两种情况混杂在一起,这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也可能会综合使用垂直与水平切分,从而将原有数据库切分成类似矩阵一样可以无限扩充的数据库(server)阵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同时进行垂直和水平切分时,切分策略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只考虑垂直切分的时候,被划分到一起的表之间可以保持任意的关联关系,因此你可以按“功能模块”划分表格,但是一旦引入水平切分之后,表间关联关系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通常只能允许一个主表(以该表 ID 进行散列的表)和其多个次表之间保留关联关系,也就是说:当同时进行垂直和水平切分时,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分将不再以“功能模块”进行划分,而是需要更加细粒度的垂直切分,而这个粒度与领域驱动设计中的“聚合”概念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一致,每个 shard 的主表正是一个聚合中的聚合根!这样切分下来你会发现数据库分被切分地过于分散了(shard 的数量会比较多,但是 shard 里的表却不多),为了避免管理过多的数据源,充分利用每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可以考虑将业务上相近,并且具有相近数据增长速率(主表数据量在同一数量级上)的两个或多个 shard 放到同一个数据源里,每个 shard 依然是独立的,它们有各自的主表,并使用各自主表 ID 进行散列,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散列取模(即节点数量)必需是一致的。

常用的分库分表中间件

简单易用的组件:

  • 当当 sharding-jdbc
  • 蘑菇街 TSharding

强悍重量级的中间件:

  • sharding
  • TDDL Smart Client的方式(淘宝)
  • Atlas(Qihoo 360)
  • alibaba.cobar(是阿里巴巴(B2B)部门开发)
  • MyCAT(基于阿里开源的Cobar产品而研发)
  • Oceanus(58同城数据库中间件)
  • OneProxy(支付宝首席架构师楼方鑫开发)
  • vitess(谷歌开发的数据库中间件)

分库分表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事务问题

解决事务问题目前有两种可行的方案:分布式事务和通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共同控制实现事务下面对两套方案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方案一:使用分布式事务。优点是交由数据库管理,简单有效。缺点是性能代价高,特别是 shard 越来越多时。

方案二:由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共同控制。原理是将一个跨多个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分拆成多个仅处 于单个数据库上面的小事务,并通过应用程序来总控各个小事务。优点是性能上有优势。缺点是需要应用程序在事务控制上做灵活设计。如果使用了 spring 的事务管理,改动起来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2、跨节点 Join 的问题

只要是进行切分,跨节点 Join 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良好的设计和切分却可以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普遍做法是分两次查询实现。在第一次查询的结果集中找出关联数据的 id,根据这些 id 发起第二次请求得到关联数据。

3、跨节点的 count,order by,group by 以及聚合函数问题

这些是一类问题,因为它们都需要基于全部数据集合进行计算。多数的代理都不会自动处理合并工作。解决方案:与解决跨节点 join 问题的类似,分别在各个节点上得到结果后在应用程序端进行合并。和 join 不同的是每个结点的查询可以并行执行,因此很多时候它的速度要比单一大表快很多。但如果结果集很大,对应用程序内存的消耗是一个问题。

4、数据迁移,容量规划,扩容等问题

来自淘宝综合业务平台团队,它利用对 2 的倍数取余具有向前兼容的特性(如对 4 取余得 1 的数对 2 取余也是 1)来分配数据,避免了行级别的数据迁移,但是依然需要进行表级别的迁移,同时对扩容规模和分表数量都有限制。总得来说,这些方案都不是十分的理想,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缺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 Sharding 扩容的难度。

5、事务

分布式事务,可以参考《关于分布式事务、两阶段提交、一阶段提交、Best Efforts 1PC模式和事务补偿机制的研究》(链接 https://blog.csdn.net/bluishglc/article/details/7612811)。

优点是基于两阶段提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跨数据库操作的“原子性”,是分布式系统下最严格的事务实现方式。实现简单,工作量小。由于多数应用服务器以及一些独立的分布式事务协调器做了大量的封装工作,使得项目中引入分布式事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缺点是系统“水平”伸缩的死敌。基于两阶段提交的分布式事务在提交事务时需要在多个节点之间进行协调,最大限度地推后了提交事务的时间点,客观上延长了事务的执行时间,这会导致事务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发生冲突和死锁的概率增高,随着数据库节点的增多,这种趋势会越来越严重,从而成为系统在数据库层面上水平伸缩的"枷锁", 这是很多 Sharding 系统不采用分布式事务的主要原因。基于 Best Efforts 1PC 模式的事务参考 spring-data-neo4j 的实现。鉴于 Best Efforts 1PC 模式的性能优势,以及相对简单的实现方式,它被大多数的 sharding 框架和项目采用事务补偿(幂等值)对于那些对性能要求很高,但对一致性要求并不高的系统,往往并不苛求系统的实时一致性,只要在一个允许的时间周期内达到最终一致性即可,这使得事务补偿机制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事务补偿机制最初被提出是在“长事务”的处理中,但是对于分布式系统确保一致性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笼统地讲,与事务在执行中发生错误后立即回滚的方式不同,事务补偿是一种事后检查并补救的措施,它只期望在一个容许时间周期内得到最终一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事务补偿的实现与系统业务紧密相关,并没有一种标准的处理方式。一些常见的实现方式有:对数据进行对帐检查;基于日志进行比对;定期同标准数据来源进行同步,等等。

6、ID 问题

一旦数据库被切分到多个物理结点上,我们将不能再依赖数据库自身的主键生成机制。一方面,某个分区数据库自生成的 ID 无法保证在全局上是唯一的;另一方面,应用程序在插入数据之前需要先获得 ID,以便进行 SQL 路由。

使用 UUID 作主键是最简单的方案,但是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 UUID 非常的长,除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外,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索引上,在建立索引和基于索引进行查询时都存在性能问题。

结合数据库维护一个 Sequence 表。此方案的思路也很简单,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 Sequence 表,表的结构类似于:

CREATE TABLE `SEQUENCE` (  
    `table_name` varchar(18) NOT NULL,  
    `nextid` bigint(20) NOT NULL,  
    PRIMARY KEY (`table_name`)  
) ENGINE=InnoDB  

每当需要为某个表的新纪录生成 ID 时就从 Sequence 表中取出对应表的 nextid,并将 nextid 的值加 1 后更新到数据库中以备下次使用。此方案也较简单,但缺点同样明显:由于所有插入任何都需要访问该表,该表很容易成为系统性能瓶颈,同时它也存在单点问题,一旦该表数据库失效,整个应用程序将无法工作。有人提出使用 Master-Slave 进行主从同步,但这也只能解决单点问题,并不能解决读写比为 1:1 的访问压力问题。

Twitter 的分布式自增 ID 算法 Snowflake 在分布式系统中,需要生成全局 UID 的场合还是比较多的,twitter 的 snowflake 解决了这种需求,实现也还是很简单的,除去配置信息,核心代码就是毫秒级时间 41 位机器 ID,10 位毫秒内序列 12 位。

  • 10---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00000 ---000000000000 在上面的字符串中,第一位为未使用(实际上也可作为 long 的符号位),接下来的 41 位为毫秒级时间,然后 5 位 datacenter 标识位,5 位机器 ID(并不算标识符,实际是为线程标识),然后 12 位该毫秒内的当前毫秒内的计数,加起来刚好 64 位,为一个 Long 型。

这样的好处是,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 ID 碰撞(由 datacenter 和机器 ID 作区分),并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 每秒能够产生 26 万 ID 左右,完全满足需要。

7、跨分片的排序分页

一般来讲,分页时需要按照指定字段进行排序。当排序字段就是分片字段的时候,我们通过分片规则可以比较容易定位到指定的分片,而当排序字段非分片字段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复杂了。为了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分片节点中将数据进行排序并返回,并将不同分片返回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和再次排序,最后再返回给用户。


那如何解决分库情况下的分页问题呢?有以下几种办法:

如果是在前台应用提供分页,则限定用户只能看前面 n 页,这个限制在业务上也是合理的,一般看后面的分页意义不大(如果一定要看,可以要求用户缩小范围重新查询)。

如果是后台批处理任务要求分批获取数据,则可以加大 page size,比如每次获取 5000 条记录,有效减少分页数(当然离线访问一般走备库,避免冲击主库)。

分库设计时,一般还有配套大数据平台汇总所有分库的记录,有些分页查询可以考虑走大数据平台。

8、分库策略

分库维度确定后,如何把记录分到各个库里呢? 一般有两种方式:

根据数值范围,比如用户 Id 为 1-9999 的记录分到第一个库,10000-20000 的分到第二个库,以此类推。根据数值取模,比如用户 Id mod n,余数为 0 的记录放到第一个库,余数为 1 的放到第二个库,以此类推。

优劣比较:评价指标按照范围分库按照 Mod 分库,库数量前期数目比较小,可以随用户/业务按需增长前期即根据 mode 因子确定库数量,数目一般比较大,访问性能前期库数量小,全库查询消耗资源少,单库查询性能略差前期库数量大,全库查询消耗资源多,单库查询性能略好,调整库数量比较容易,一般只需为新用户增加库,老库拆分也只影响单个库困难,改变 mod 因子导致数据在所有库之间迁移,数据热点新旧用户购物频率有差异,有数据热点问题新旧用户均匀到分布到各个库,无热点。实践中,为了处理简单,选择 mod 分库的比较多。同时二次分库时,为了数据迁移方便,一般是按倍数增加,比如初始 4 个库,二次分裂为 8 个,再 16 个。这样对于某个库的数据,一半数据移到新库,剩余不动,对比每次只增加一个库,所有数据都要大规模变动。补充下,mod 分库一般每个库记录数比较均匀,但也有些数据库,存在超级 Id,这些 Id 的记录远远超过其他 Id,比如在广告场景下,某个大广告主的广告数可能占总体很大比例。如果按照广告主 Id 取模分库,某些库的记录数会特别多,对于这些超级 Id,需要提供单独库来存储记录。

9、分库数量

分库数量首先和单库能处理的记录数有关,一般来说,Mysql 单库超过 5000 万条记录,Oracle 单库超过 1 亿条记录,DB 压力就很大(当然处理能力和字段数量/访问模式/记录长度有进一步关系)。

在满足上述前提下,如果分库数量少,达不到分散存储和减轻 DB 性能压力的目的;如果分库的数量多,好处是每个库记录少,单库访问性能好,但对于跨多个库的访问,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库,如果是并发模式,要消耗宝贵的线程资源;如果是串行模式,执行时间会急剧增加。

最后分库数量还直接影响硬件的投入,一般每个分库跑在单独物理机上,多一个库意味多一台设备。所以具体分多少个库,要综合评估,一般初次分库建议分 4-8 个库。

10、路由透明

分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 DB schema 改变了,必然影响应用,但这种改变和业务无关,所以要尽量保证分库对应用代码透明,分库逻辑尽量在数据访问层处理。当然完全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具体哪些应该由 DAL 负责,哪些由应用负责,这里有一些建议:

对于单库访问,比如查询条件指定用户 Id,则该 SQL 只需访问特定库。此时应该由 DAL 层自动路由到特定库,当库二次分裂时,也只要修改 mod 因子,应用代码不受影响。

对于简单的多库查询,DAL 负责汇总各个数据库返回的记录,此时仍对上层应用透明。

11、使用框架还是自主研发

目前市面上的分库分表中间件相对较多,其中基于代理方式的有 MySQL Proxy 和 Amoeba,基于 Hibernate 框架的是 Hibernate Shards,基于 jdbc 的有当当 sharding-jdbc,基于 mybatis 的类似 maven 插件式的有蘑菇街的蘑菇街 TSharding,通过重写 spring 的 ibatis template 类是 Cobar Client,这些框架各有各的优势与短板,架构师可以在深入调研之后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总的来说,我个人对于框架的选择是持谨慎态度的。一方面多数框架缺乏成功案例的验证,其成熟性与稳定性值得怀疑。另一方面,一些从成功商业产品开源出框架(如阿里和淘宝的一些开源项目)是否适合你的项目是需要架构师深入调研分析的。当然,最终的选择一定是基于项目特点、团队状况、技术门槛和学习成本等综合因素考量确定的。

最近热文阅读:
1、京东把 Elasticsearch 用得真牛逼!日均5亿订单查询完美解决!
2、一招搞定GitHub下载速度到2MB/s
3、熬了一个通宵,终于把7千万个Key删完了
4、Spring Boot 注解大全,一键收藏了!
5、国人开源了一款小而全的 Java 工具类库,厉害啊!!
6、Spring的Controller是单例还是多例?怎么保证并发的安全
7、有了这款可视化工具,Java 应用性能调优 so easy。。。
8、JVM的YGC,这次被它搞惨了!
9、数据量很大,分页查询很慢,有什么优化方案?
10、42 天内强制收购,还要大笔中间费,美国凭什么要求 Tiktok 出售美国业务?
关注公众号,你想要的Java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